沒想到太太說,我是她「這二十年來見過最堅強人類」^^
或許,之所以成為「堅強」的人,恰恰是因為,我比一般人更了解脆弱與恐懼是什麼。面對了,就能變強。by 秀雯
------------------------------------------------
【每日一報】簡至潔(伴侶盟秘書長) 2015/9/16
一個多月前,當工作正在焦頭爛額作息沒日沒夜的一個下午,接到遠流出版社打來的電話,希望我能幫沁婕和媽媽的新書《為什麼一定要一樣?昆蟲老師吳沁婕與媽媽的非常真心話》寫序,當時心頭一震,想說難道是朋友很久以前跟我提起的那位昆蟲老師? 沁婕要出櫃了?!
趁著一個想偷懶的半夜打開第一頁,接下來就在邊哭邊笑中看到最後,深深佩服與感動這對母女的坦誠與勇氣,默默盤算著是不是該買一打起來送給親朋好友,相信沁婕和媽媽的真心話能夠給還在掙扎的同志與同志父母一些勇氣和靈感。
【推薦文】
從不一樣中找到回家的路
簡至潔(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祕書長)
對很多同志來說,生命中最艱難的就是和父母的關係了。無論什麼場合,只要有同志父母現身說話,台下就有人哭紅眼眶,即使是我這二十年來見過最堅強人類──我的伴侶許秀雯律師,談到母親,也往往哽咽。
沁婕在「初戀」一節,道出了這些眼淚背後的辛酸。「現在我有了一個好大的祕密,一個好像讓我愈快樂就會愈傷心的祕密,說不出口。」許多同志初戀故事都是這樣喜憂參半的,因為愛上同性的我們深知,當我們愈渴望與對方相守,我們就離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愈遙遠。於是,許多同志只能帶著祕密離家。
這本沁婕與母親公開面對包括出櫃議題的親密對話,讓我們看見沁婕一直是個「很不一樣」的孩子,而性傾向也不過就是眾多差異的一種。母親從屢屢「殺球」到發現強力扭轉無用,於是學習放手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乃至最後可以驕傲的對穿西裝的女兒說:「拜託,這麼帥耶!!」。
這些年來,我和一些夥伴全心投入多元成家運動,希望政府還給同志成家的權利,而無論是美國民調或台灣經驗都告訴我們:「出櫃」是讓身邊親近的人認識同志、改變態度的大好機會!從這本書看到愈來愈多人勇敢出櫃,我相信同志回家的路不再漫長。
新書資訊:
吳沁婕、宋慧勤,為什麼一定要一樣?:昆蟲老師吳沁婕與媽媽的非常真心話